【山東大學(威海)2月25日訊】(通訊員:李睿杰)2月23日,為了解“數智云聯”數字人全息智能交互異地互聯平臺及配套設備對于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影響,山東大學“數智云聯”實踐團隊與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解放路小學取得聯系,開展了實地調研活動。
活動中,團隊首先篩選出兩名留守兒童進行采訪。通過采訪,團隊了解到,兩名兒童的父親皆在外務工,一年僅能回家看望三四次,他們在采訪中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團隊還了解到,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爺爺奶奶或母親無法解決的困難,例如由于缺少父親的陪伴,在其他同學講述與自己父親的點滴時,孩子會融入不進話題,缺乏自信。接著,團隊向其介紹了“數智云聯”技術,并解釋了數字人的具體含義。兩名兒童對于能利用這種技術與父親面對面交流并且互動的功能感到十分興奮。
之后,團隊又采訪了三名間隔一周才能見父親或母親一面的兒童。團隊了解到,孩子們與父母平時取得聯系的方式多為電話或微信視頻,他們說這種溝通方式容易受到網絡信號與地點的限制,并且父母只能出現在屏幕里,有著距離感,經常由于信號不好而掛斷電話或視頻,轉為文字溝通。
團隊隨后向這些孩子介紹了“數智云聯”數字人全息智能交互異地互聯平臺的功能,包括面對面交流,虛擬下象棋,打太極等。孩子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了解到該平臺可以實現面對面交流,且不受地理位置和網絡信號限制時,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在采訪的最后,團隊向孩子們展示了“數智云聯”數字人的研發(fā)視頻,他們紛紛圍上前觀看,臉上洋溢著好奇和驚喜。通過視頻和圖片,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數字人帶來的便利,紛紛表示希望能盡快用到這個平臺。
此次實地調研活動結束后,團隊對解放路小學的留守兒童群體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數智云聯”數字人全息智能交互異地互聯平臺及相關設備對于改善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狀況具有積極意義。這一技術有助于縮小孩子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同時也有助于解決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團隊計劃將調研成果整理成報告,提交給相關部門,以期推動“數智云聯”技術在留守兒童關愛領域的應用。同時,團隊還將積極開展后續(xù)研究工作,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出發(fā),深入挖掘數字人技術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潛力,為我國留守兒童提供更多關愛和支持。
通過這次實地調研活動,山東大學“數智云聯”實踐團隊對數字人技術在留守兒童關愛領域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他們將繼續(xù)努力,將先進技術與留守兒童需求相結合,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成長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