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 筑夢鄉(xiāng)村信息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赴富平縣支教實踐團作者:李嘉榮/文 李明杰/圖
聯系方式:
462148672@qq.com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通過演講、座談等方式與青年頻頻互動,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為響應共青團中央的號召,貫徹落實志愿服務精神,展現當代大學生精神風貌,讓當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赴富平縣支教實踐團于7月23日在富平縣中合村開始開展支教與調研活動。
將愛心化成雨,澆灌花朵的未來支教是實踐活動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們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開朗活潑,這也體現出我國積極推動鄉(xiāng)村教育而取得的成果。為期五天的支教過程中,實踐團成員認真負責,努力將自身學到的教授于孩子們。實踐團還為孩子們開展了急救知識、趣味運動會、軍體拳教學、文學鑒賞等拓展課程。上課的內容經過支教團成員反復篩選,以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目的,并制作了相關課件方便教學,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實踐團成員賀天蔚向孩子們教授《卜算子詠梅》,向孩子們講解了梅花堅韌的品格。實踐團成員茹亞男為孩子們講解了《己亥雜詩》并與孩子們一起背誦,探索其中的哲理。實踐團成員王佳坤向孩子們教授了英文歌《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上課期間孩子們的心理也發(fā)生微妙的變化,第一天上課前對孩子們進行簡單的調查,孩子們表示對于暑假期間上課有一些疑惑和不情愿,但是經過這些天短暫的相處,在離別之際,支教團成員還收到了孩子們的小禮物和親手折的星星。
以行動為帆,護航花朵的成長疫情當下,教育工作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實踐團成員制定相關問題在課余時間在當地開展調研關于疫情背景下的教育問題,直接走訪到農戶家中,調研實時一線的教育情況,并根據調研結果反饋問題,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在五天充實忙碌的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表示:“半天很累,晚上要總結收獲,要為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但是收獲頗豐。”實踐團成員本著愛心服務鄉(xiāng)村的初心,為孩子們的成長錦上添花,為鄉(xiāng)村振興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