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佛的靈氣,江蘇省無錫市的小靈山得以聞名海外。無錫市人杰地靈,風(fēng)華正茂,據(jù)坊間傳聞上億資產(chǎn)的老板已經(jīng)達三百多位。
為了尋求靈氣,我前去朝佛。
早上九點進山時,天空西面、北面烏云密布,好似山雨欲來,南面陰暗,東面有些少許的陽光。我擔(dān)心今日能否順利朝佛。
當(dāng)?shù)厝藗餮,朝大佛的人,一定要做兩件事:一要摸摸佛掌,帶來靈氣;抱抱佛腳,帶來福氣。二要觀看“九龍灌浴”,迎接圣水,醫(yī)治百病。
靈山大佛在無錫市馬山鎮(zhèn)境內(nèi)。
大佛西面為青龍山,東面為白虎山,背靠小靈山,正南俯視太湖。山勢盡是綿綿綠意,不知盡頭在何處,山連水,水連天,自成一氣。
游人遠遠望見,大佛依山而建,面南北背。釋迦牟尼站立著,身著袈裟,左掌垂直而下,右手曲轉(zhuǎn)了一百八十度,掌心向前豎立……文獻資料記載:佛體高88米,連同底座105米,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由1560塊銅板、7000噸青銅建成,人稱中國之最。
陽光映射下,很遠的地方都能望見天空中降下一片金光,一派莊嚴(yán)慈祥,震撼人心肺。
若要見大佛,必須經(jīng)過“靈山仙境”、“佛手”、“九龍灌浴”、“阿育王柱”、“佛博館”等寺院殿堂,要跨越許多石階攀登到山上。
沿途飛翔著許多蜻蜓,不時天花亂墜。沿途有著許多小型建筑和樹木,建筑多為蓮花型,樹木則是人工培植的“合攏的佛掌”。
“靈山仙境”的門樓被八根石柱高抬著,柱子頂端坐臥著小獅子。門樓正面鑲刻“布施、持戒、忍辱”,背面為“禪定、精進、磐若”。
迎接我的是一副對聯(lián):山靈地靈人靈靈心能成大佛,水凈空凈陸凈凈土即在此方。
我趕到寺院時已是九點四十分,得知“九龍灌浴”十點整舉行。上山抱完佛腳,再回到山腰觀看“九龍灌浴”,兩者如果皆得,時間必是十分緊張,只可取其一!也有同行的少數(shù)游人努力飛躍上臺階,一路堅定著跑上去。
“九龍灌浴”演繹著:佛祖童年時,九條龍為他噴水洗浴的景象。
隨著音樂莊重的演奏,建造在三個層面的水池普降雨露,最高層為蓮花座,中間為九條龍,下層為鳳凰。像個火炬形狀的高大銅制建筑,逐層緩緩打開,九條水龍噴射傾出,往下就是七十二只鳳凰口吐涓涓細流……千百條細浪飛騰,一時間漫天甘露,三個層面的水池里水霧交替而上。
最頂端的八瓣蓮花綻放,幼年的佛祖站立著現(xiàn)身,接受沐浴,緩緩旋轉(zhuǎn),俯視眾生……善男信女蜂擁向前迎接圣水,萬頭攢動,頗為壯觀。
當(dāng)這一切進行的時候,我忽然發(fā)現(xiàn),天空中烏云蹤跡皆無,陽光明媚,一片蔚藍。
大約一刻鐘時分,蓮花漸漸合攏,雨露越來越弱,直至雨歇。善男信女們或是面色喜悅,津津樂道,留影紀(jì)念;或是捶胸頓足,后悔不已,不得不等待下一場雨露。
我思索如何才能把大佛的靈氣帶回去……來這的游人大多是購買哪些據(jù)稱是被開過光的昂貴紀(jì)念品。
忽然聽到一位老者說道: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我沒有買靈山的佛掌,也沒有買佛珠、佛的光碟,更沒有算卦許愿,但是一樣把大佛的靈氣帶回去,送給我認識的所有朋友和所有認識我的朋友。
無論走到哪,佛即在哪。
佛生在我心,我心向佛,快樂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