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紅色精神的星星之火
作者:張茜喃 來源:張茜喃
2022年的盛夏注定是一段難忘的時光。暑期中雖然赤日當空,但大學學子不會因為這點困難就停止前進的腳步。6月間,本校“把黨放心中,我們在行動”實踐小隊正在選拔,懷揣著更好地領略黨對大學生的要求,感悟黨的革命精神,明確前進目標的目的,我提交了申請表,成為了團隊的一員。實踐中,團隊成員圍繞著“領略英雄精神,踐行責任初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家鄉(xiāng)探尋紅色足跡,宣傳紅色文化,拜訪老黨員。
憶崢嶸歲月,堅定愛國信念。
7月24日,我走進了沛縣博物館,重溫家鄉(xiāng)革命歷程。館中,我看到了沛縣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壁畫,我看到了英烈手持鋼槍保家衛(wèi)國的雕塑,我看到了革命老區(qū)的紅色歷史,我看到了家鄉(xiāng)的英雄......所有的史料,所有的展品仿佛都有生命般向我們傾訴著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向我們傾訴著革命的來之不易,告誡著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參觀中,我切身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正如從小長輩告誡我們的那樣:“珍惜當下安定的生活。”張國運,趙萬慶、張光中......革命烈士以生命捍衛(wèi)信仰。作為新時代主力,我們更應艱苦奮斗、積極進取,切勿無目標,無理想,以追求“平淡”為由,持“擺爛”之態(tài)度。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沛縣革命組織從小團體到革命政黨發(fā)展的歷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黨經(jīng)歷的苦難我們只能從史書上管中窺豹,但是英雄們必勝的信心和視死如歸的決心,他們的“三個不相信”態(tài)度和為人民奉獻一切的精神將被世人永遠銘記。憶往昔,更加堅定了我跟黨走的決心。成長道路注定崎嶇,然青春向黨,迎難而上,我想這便是此次參觀的意義吧。
點星星之火,宣傳紅色精神。
8月初,我在沛縣金八力暑期全優(yōu)培訓夏令營活動中宣傳紅色文化,給三年級的孩子們上了幾節(jié)“歷史課”,講述紅色故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散愛國的種子。我是一名師范生,此次實踐和我所學的專業(yè)有很大相關性,因此我樂在其中,也收獲了很多。在工作中,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了教小孩兒的不容易。小孩子們接收知識的能力參差不齊,有的時常發(fā)呆,不能跟上老師節(jié)奏;有的太過活躍,經(jīng)常擾亂班級秩序;有的不服管教,出口頂撞老師......在班主任的幫助下,我很快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掌握了一些班級管理的技能,學會更好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關注學生的心理,因材施教。并且在和小孩兒相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我變得耐心很多。我很享受熱烈的課堂氛圍,我喜歡站在講臺上講課的感覺。當我提到李大釗,他們齊刷刷回答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qū);當我說用身體托起炸藥包炸毀敵人碉堡,他們會大喊董存瑞;當我問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的誰,他們立即回答黃繼光......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知行合一,篤行致遠。
為期30天的暑期實踐很快過去了,這段時間我過的很充實,此次的經(jīng)歷也使我明確了人生的目標,同時激發(fā)了我前進的動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治之愈明。我們在現(xiàn)實中收獲知識并學以致用,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并慎思篤行,明確擔當意識,爭做時代先鋒,在講述一個個紅色故事中增強愛國情懷,我想這就是此次實踐的價值和意義吧。(通訊員 張茜喃)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31 關注:
社會實踐總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