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法治先行,為助力法治鄉(xiāng)村的建設,6月26日,我作為煙臺理工學院“弘法滄瀾”暑期社會實踐隊的一員和團隊一起赴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陡崖子村、上武寧村、嚴家莊村分別開展了民法典宣傳活動。在活動期間,我們團隊通過發(fā)放相關民法典宣傳頁、與村民對話、與村領導交流法治鄉(xiāng)村建設的實施等形式,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從而使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用民法典給予群眾的權利推進法治鄉(xiāng)村的建設。
回顧這次牟平弘法之行,我感慨和收獲都頗多,不僅有團隊成員之間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協(xié)作帶給我的感動,還有在跟村民、村領導的交流中他們帶給我的感動,我在這些感動中去思考“三下鄉(xiāng)”活動的意義,去思考我在這次實踐中的收獲,去思考基層干部“為民謀幸福”的決心,同時我也在這一次次的思考中成長。
派出所工作是整個公安工作的根基,其主要工作是預防違法犯罪發(fā)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有效維護轄區(qū)安全穩(wěn)定,從“自身素質、熟悉人口、入戶登記、走訪群眾、信息采集、化解矛盾”六項基本功出發(fā),夯實基層公安工作基礎。
6月26日,我們弘法滄瀾實踐隊的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我們第一站來到了武寧派出所,派出所代表張警官為我們介紹了派出所的工作環(huán)境,規(guī)模,服務,執(zhí)法力度和工作流程等,同時指導實踐隊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學習貫徹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通過張警官的介紹,我對民警工作的辛苦感到敬佩,更是增進了我對民警的尊重之心,更加堅定了我學法的初心,我開始向往我為國家司法系統(tǒng)奉獻力量的未來了。
圖為派出所代表張警官在為我們實踐隊介紹派出所的工作環(huán)境、規(guī)模、服務、執(zhí)法力度和工作流程等。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尚馬躍 攝
6月27、28、29日,我們分別來到了陡崖子村、上武寧村、嚴家莊村與村委會、村民進行了交流,大家非常熱情地跟我聊著自己以及村里的情況,村委會清楚的表明:“村民對法律的認知缺乏知識理論,希望大學生新鮮血液的注入,可以讓村民們對法律有一定的了解。”我根據(jù)所學知識以及村委會給與的意見,做到了知行合一,在與村民交流中制定出普法方案。
作為即將升入大二的法學生,我第一感覺到這就是大學——因為大學不同于初高中的就在于它更注重實踐,而我現(xiàn)在將我學到的刑法、民法、憲法、行政法等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社會,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情況檢驗學到的書本知識,不僅對知識進行了鞏固,還做到了查缺補漏,我想這就是學習的意義——在與應用。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村民愉快交談的同時宣傳法律知識,詢問村民們對于民法典的了解情況。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尚馬躍 攝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自己的親自參與中,我真切地希望本次法治宣傳活動有效提升了民法典在群眾中的知曉率,使法治精神在村民心中生根發(fā)芽!睹穹ǖ洹繁环Q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推動了民法典從紙上法規(guī)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也進一步助推了法治鄉(xiāng)村建設。
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回應社會熱點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大家的法律意思和法治思維,更使民法典深入尋常百姓家,幫助引導廣大群眾知法學法守法用法,推動鄉(xiāng)村依法治理,為鄉(xiāng)村振興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通訊員 趙怡晴)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陡崖子村村委會主要成員的合影。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尚馬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