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推進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文化自信自強建設,以青年作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帶頭人和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力軍,7月10日,合肥工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延志建行,紅色傳心”暑期社會實踐隊伍遠赴陜西省延安市開展“文化深呼吸,非遺零距離”暑期特別活動。
安塞剪紙是一種使用剪刀將紙張剪成各種形狀和圖案的傳統(tǒng)手工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實踐團隊前往與非遺傳承人學習交流。李福愛作為非遺傳承人,以身作則三十年如一日傳承并推廣中國傳統(tǒng)剪紙文化,展現(xiàn)了剪紙藝術所具有的中國特色和魅力,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進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了解和友誼。李福愛奶奶與實踐團隊成員深入交流,主動提出教實踐團隊成員如何剪紙,根據(jù)她的一步步指導,實踐團隊成員剪出來了一只手拿仙桃的猴子。在實踐團隊成員臨走時李福愛奶奶說道:“世界是你們的,未來是光明的。”這是對新一輩青年的祝語,更是對文化賡續(xù)的堅信,團隊成員備受鼓舞。

實踐隊員與李福愛交流

李福愛展示剪紙過程
“腰鼓”是陜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區(qū)的安塞縣最為出名。團隊一行來到王家坪革命舊址觀看腰鼓表演,“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伴隨著鏗鏘有力的歌聲,其中,如雷般的鼓點聲轟然響起,而后“鏘鏘鏘”的擦子聲將整場表演推上了高潮。在密集的鼓點中,我們切身體會到了黨的誕生對中國帶來的重要意義:黨的誕生猶如炸雷般的鼓聲細細密密地劈開了混沌的中華大地,此后的鼓聲的起起伏伏,擦子與歌聲的加入,昭示著百年征程中,黨的發(fā)展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同時又標示著革命路上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探索。團隊成員主動系上腰鼓,同各非遺傳承人一同大聲呼喚著“革命,勝利!”,再回首,安塞腰鼓的鼓聲仍然響徹大西北,屬于新時代的青年的革命也仍在延續(xù)!

安塞腰鼓非遺傳承人表演

實踐隊員與非遺傳承人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團隊成員以實際行動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擔當新時代文化使命,形成非遺保護傳承與紅色精神延續(xù)的強大合力,矢志不渝學思踐悟黨的二十大,凝聚共識,走好紅色精神非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