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黃河文化,展現文博力量
齊魯大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若星河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孕育了黃河流域諸多文化起源地,為了對沿黃地區(qū)有更加深厚的了解,8月9日,山東科技大學能源學院續(xù)源隊到山東博物館進行調研與宣傳。
團隊通過黃河泥塑、文化起源、古代科技、南水北調等展廳,清晰的了解了黃河流域三千年的文化底蘊。一壺,一碗,一罐,精細的器皿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通過閱覽文物及展板,他們了解到,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從目前已知一萬年前的扁扁洞遺址,到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之后,在非遺文化體驗館中,隊員們親自動手,體驗了一把泥塑塑性,經過揉,捏,拉等工序,一個個泥塑誕生在隊員們手中,通過親自制造泥塑,續(xù)源隊的隊員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勤勞精神。
最后,經過與中鐵建工志愿者交流后,隊員們來到黃河文化沉浸式交互中心進行志愿宣講,他們將自己在山東博物館的所見所感傾訴于孩子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黃河的故事,并跟隨中鐵建工的志愿者們一同為孩子們講解博物館內的文物,宣傳黃河流域史前文明代表性珍貴文物,展現黃河流域從一萬年文化史到五千年文明史的演進歷程,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
我們沿著博物館臺階拾級而上,從距今七千年前的東夷文化,到夏商周先秦文明,再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是一次尋根之旅,曾經遙遠的物件在此刻是那樣的栩栩如生、那樣的親切,經過這次參觀學習,隊員們對黃河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堅定了文化自信,也更加有信心能夠傳承與發(fā)揚這份厚重的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