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大學子三下鄉(xiāng):逐光熠夢,久伴童行”活動
作者:韓霜 來源:韓霜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民工規(guī)模的擴大,農民工跨省,跨地區(qū)流動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由于父母外出務工,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處于普遍缺失的狀態(tài)之中。而地處偏遠的革命老區(qū),經濟非常落后,老百姓為了生活,不得不進城打工,這對于經濟的發(fā)展是個可喜的表現,但對于教育,卻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長遠離家鄉(xiāng)外出務工,把打工地作為他們的第二故鄉(xiāng),而他們的子女由于無法就近上學,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擔由誰來承擔?這就出現了亟需全社會給予關愛的特殊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于是為了響應我們學院關于開展2022-2023學年暑期社會實踐“一助一”活動的通知,我加入了“逐光熠夢,久伴童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中,并且在與留守兒童的家長聯系過后團隊成員于2022年7月20日于安徽省阜陽市江口鎮(zhèn)郭羅村對其中的留守兒童進行了支教輔導。
團隊成員主要從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三個方面進行輔導。
由于這位留守兒童的年齡較小,所以在學習方面主要以其學習興趣方面入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提起他的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對于學校留下的暑期作業(yè)團隊成員對其進行逐一詳細的講解,團隊成員做到了把握實際,靈活調節(jié),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解釋孩子提出的問題。在生活方面,他主要由他的姥姥照顧,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很大的問題。他的姥姥也是一個比較開明的人,對團隊成員提出的建議都欣然接受。團隊成員同時也給留守兒童及其家長普及了一些生活安全常識,加強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在心理方面,由于留守兒童長久以來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比較容易收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且家長并不對其了解,不能對其不良行為進行管教和矯正,容易造成不良的心理。所以團隊成員和他溝通,并且在娛樂之中對其出現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矯正。最后,團隊成員帶領留守兒童閱讀我們帶來的故事書,主要閱讀了閱讀了一些有教育意義,以及能拓展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故事。結束活動之后志愿者還將故事書作業(yè)禮物送給兒童,希望可以幫助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愛心、是責任、也是義務,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讓我們手拉手與留守兒童同歡笑,共奮進,使這些處在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共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為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讓我們伸出愛的雙手去扶助稚嫩的希望,用愛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陽!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06 關注: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