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淮北市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探尋千年運河的歷史輝煌
發(fā)布時間:2024-08-15 閱讀:
近日,筆者有幸參觀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展品和獨特的展覽設計,生動再現(xiàn)了隋唐大運河的繁華盛景。
淮北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隋唐大運河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其通濟渠段流經(jīng)淮北市濉溪縣,使得該地區(qū)成為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節(jié)點;幢笔胁┪镳^(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于2004年建成開放,占地面積40余畝,建筑面積達1萬余平方米,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整體造型如同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寓意著運河文化與淮北煤文化的完美結合。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運河遺韻”展廳。這里復原了柳孜運河遺址的發(fā)掘現(xiàn)場,散落的船板、瓷器、鐵釜和石碇等文物,讓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運河碼頭。其中,一艘唐代貨船的復原模型尤為引人注目,這艘船在出土時雖然船頭缺損,但留下的部分船身和尾舵總長12.6米,被專家命名為“淮北舵”,在中國造船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博物館的“盛世流光”展廳則展示了大量精美的瓷器,這些瓷器來自隋唐至宋元時期的多個著名窯口,包括景德鎮(zhèn)窯、越窯、邢窯等。其中,一尊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抱鞠童瓷塑尤為可愛,這件不足6公分的瓷塑,展現(xiàn)了宋代蹴鞠運動的普及和高超的制瓷工藝水平,已成為淮北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此外,博物館還通過木雕、塑像、繪畫等多種形式,再現(xiàn)了隋唐大運河的開通、巡游、漕運、碼頭等場景。其中,一幅長達52米、高2.6米的金黃色木雕壁畫尤為壯觀,該壁畫分為六個板塊,生動描繪了通濟渠的流經(jīng)路線、運河開鑿畫面、隋煬帝南游盛景以及漕運、碼頭、市井的繁榮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在參觀過程中,筆者還了解到,柳孜運河遺址作為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過1999年和2012年的兩次考古發(fā)掘,共出土了9艘木質沉船及大批陶瓷器、骨角器、石錨、銅錢等重要文物,填補了運河考古的多項空白。目前,柳孜運河遺址正在建設永久性保護大棚,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完工,并于2025年5月向公眾開放。
通過此次參觀,筆者深刻感受到了隋唐大運河在推動政治、經(jīng)濟、文化繁榮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見證了淮北市在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未來,淮北市將繼續(xù)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nèi)涵,打造特色鮮明、環(huán)境優(yōu)美、保護完好、利用充分的大運河遺產(chǎn)景觀帶,讓運河名城名片更加亮麗奪目。
作者:劉宇昂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責編:今日大學生網(wǎng) 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古墨新傳,梅香依舊
- 為進一步探尋中華書畫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情況,以便更好地對外講述中國故事,8月7日,南京財經(jīng)大學新聞學院“絲路新語”團隊尋訪江蘇省高
- 社會實踐報告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