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聯(lián)袂·百十承志“實踐感悟——朱逸飛
發(fā)布時間:2025-02-23 閱讀:
假期中,我參與了商院的“江河聯(lián)袂,百十承志”實踐團的活動,這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增長見識的機會,更是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與成長蛻變。通過這次實踐,我對河海大學的歷史傳承、水利事業(yè)的重大意義以及水利精神的內涵,有了更為透徹的感悟。
校史探究,是我走進河海精神世界的第一步。踏入西康路校史館,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館內陳列的每一份資料、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河海大學百年來的奮斗與輝煌。從學校創(chuàng)立之初的艱辛探索,到在不同歷史階段為國家水利建設輸送的大批棟梁之材,這一切都讓我對學校的發(fā)展歷程有了清晰且全面的認識。與高齡退休教師和校史館館長的交談,更是為我揭開了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神秘面紗。退休教師們飽含深情地回憶起在河海的求學與工作歲月,那些充滿激情與拼搏的故事,讓我深切體會到老一輩河海人對水利事業(yè)的無限熱愛與堅守。他們的講述,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精神的傳承,讓我明白河海大學之所以能在水利領域取得卓越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河海人的不懈努力。
實地考察水利工程,是這次實踐中最震撼人心的環(huán)節(jié)。站在黃河膠東傳輸干線旁,親眼目睹黃河水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源源不斷地流向膠東地區(qū),解決了當?shù)氐挠盟y題,我深刻認識到水利工程對國家發(fā)展和民生福祉的巨大影響。這項偉大工程的背后,是無數(shù)水利工作者的智慧與汗水,其中也凝聚著河海人的心血。在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我再次感受到河海大學在水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這座宏偉的水利樞紐,猶如一顆強大的心臟,將長江水有序地輸送到北方,為沿線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保護提供了堅實保障。站在樞紐旁,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建設者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高超的專業(yè)技能,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的場景。雖然未能實地考察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但通過查閱資料和與校友交流,我對這一工程的重大意義以及河海大學在其中發(fā)揮的關鍵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人物專訪環(huán)節(jié),讓我有幸與那些在水利一線默默奉獻的河海校友面對面交流。聽他們講述在南水北調工程和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親身經歷,我被他們身上所展現(xiàn)出的水利精神深深打動。一位校友回憶起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初期,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復雜的技術難題,他和他的團隊毫不退縮,日夜奮戰(zhàn)在工地,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最終成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還有一位校友分享了在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長時間堅守施工現(xiàn)場,與家人聚少離多的感人故事。他們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充滿力量,讓我深刻理解到水利精神不僅僅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更是一種默默奉獻、勇于擔當、追求卓越的實際行動。
在講好河海故事、傳承河海精神的過程中,我積極參與實踐紀錄片的制作和調研報告的撰寫。在制作紀錄片時,我精心挑選每一個鏡頭,仔細剪輯每一段畫面,力求將實踐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通過紀錄片,我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河海大學在水利事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貢獻,感受水利精神的魅力。在撰寫調研報告時,我深入挖掘水利工程中的 “小人物大歷史”,從一個個平凡水利工作者的故事中,展現(xiàn)出水利精神的傳承與延續(xù)。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卻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他們是水利精神的踐行者,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次實踐活動,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它不僅拓寬了我的知識面,讓我對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讓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深刻領悟到河海大學的精神內涵和水利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傳承和發(fā)揚水利精神,為國家的水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堅信,只要每一位河海學子都能肩負起這份責任,河海大學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國家的水利事業(yè)也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未來。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