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獻長者,青春護夕陽——浙財大學子敲響關懷之門
作者:陳麗琴 來源: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面對人口發(fā)展新常態(tài),為深入了解當下老年人對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探尋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yǎng)老需要的新路徑,7月20日至23日,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溫情獻長者,青春護夕陽”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走進蒼南縣這一浙江省老齡人口大縣,與當地民政局溝通交流,并前往靈溪鎮(zhèn)、藻溪鎮(zhèn)、馬站鎮(zhèn),在長者食堂、健康站、養(yǎng)老院等地進行實地調查。
實踐團在與蒼南縣民政局的座談會上,和民政局副局長岳清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討論。實踐團了解到當前政府各部門聯動推進養(yǎng)老工作,以機構養(yǎng)老、居家養(yǎng)老、建立老年友好城市作為養(yǎng)老工作的三個主要抓手。
實踐團來到中魁村的長者食堂,采訪工作人員與用餐的老人。“我們會注意每個用餐老人的飲食需求,同時也尊重老人們的喜好,這樣才更能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工作人員王娟說道。“好,吃得非常好!”實踐團采訪了剛剛結束用餐的88歲老人林發(fā)端,他放下筷子,餐盤里的飯菜一點不剩,向實踐團夸贊著長者食堂的飯菜。既可堂食,也可外賣配送,每頓飯菜一葷兩素一湯,不同年齡段的老人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福利,中魁村的長者食堂實實在在地解決了鄉(xiāng)村老人的吃飯問題。
中魁村的智慧健康站是溫州的首個“一老一小e關愛”場景,是標準化慢病管理中心,會定期組織體檢,老人們平時也可以來取治療慢性病的藥品,“三高”的老人哪里不舒服,隨時可以來智慧健康站檢查,中魁村委員林伊繁向實踐團介紹。
評估室、游戲屋、圖書角……為密切關注老人們的身體狀況,豐富老人們的文化生活,藻溪下村養(yǎng)老院為院里的老人量身打造了許多活動場所。吳素元院長笑著向實踐團解釋:“我們特意找尋了許多有年代感的物件,希望能夠喚醒他們對童年的記憶。”在她的帶領下,實踐團走進活動室,撥浪鼓、收音機、老式電話、飛行棋……既有現已不常見的老式物件,又有對老人而言新奇的現代益智玩具。
在蒼南縣天倫托老中心的負責人姜繼定的帶領下,實踐團走訪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對于目前養(yǎng)老院發(fā)展的困境,姜繼定院長表示,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人們總覺得老人待在養(yǎng)老院里并不幸福,人們的觀念需要轉變,實際上養(yǎng)老院是一個很溫馨的存在,同齡人的相互陪伴、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能讓老人擁有幸福感。
面向居家養(yǎng)老的老年人,實踐團在當地團委的幫助下帶著問卷上門走訪。“奶奶您今年高壽呀?”“您覺得這里的環(huán)境怎么樣?”“需不需要定期上門體檢的服務?”會閩南話的團隊成員發(fā)揮方言優(yōu)勢,以話家常的方式了解老人們的生活,也將他們的相關回答記錄在問卷上。
陪伴、醫(yī)療、飲食,在調查過程中,這些普通的詞匯成為了反反復復提及的關鍵詞,實踐團通過對話感受到老人們對提高養(yǎng)老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期待,了解到老人們的普惠性需求和個性化需求。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14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拾取紅色記憶,重溫革命歷史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機電工程學院2022級學生陳昊帥帶領的黨史學習小組實踐隊參觀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
- 大學社會實踐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