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大別山,英雄鄂豫皖”,革命戰(zhàn)爭年代,59位開國將軍在金寨縣誕生,11支紅軍主力部隊相繼組建于此,十多萬金寨縣兒女投身軍隊,前仆后繼為國家革命、為人民解放英勇獻身。追隨金寨縣的革命歷史腳步,7月11日,合肥工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系“追尋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在這里,我們見證著金寨縣的革命烈士為國家做出的赫赫戰(zhàn)功和偉大成就,感受著當地濃厚的革命紅色文化氛圍。
風雨征程,不忘革命初心 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國革命搖籃之一。參觀革命史廳,我們見證了紅軍主力部隊在金寨縣組建和發(fā)展的輝煌歷程,感受到金寨人民在革命歲月中艱苦奮斗的精神。此地見證了當地無數紅軍戰(zhàn)士們英勇抗戰(zhàn)的壯舉,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國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更讓我們體會到他們對革命事業(yè)的無私奉獻和始終如一的初心。

(圖為小組成員在參觀一些革命英雄的事跡)
銘記英雄,學習革命精神 習總書記在視察金寨的重要講話中說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黃土一抔魂”。金寨作為全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全國著名將軍縣,有數不盡的革命英雄從這里走出。在將軍展廳和金寨名人廳的參觀中,我們了解到了這片土地上眾多英雄人物的事跡和貢獻:有癡情工作近“瘋狂”的老紅軍梅少卿;有“三讓”美名天下揚的老將軍徐立清;有讓后勤主持工作堅不可摧的“六星上將”洪學智。這些革命英雄在金寨縣誕生,他們與紅軍戰(zhàn)士們一起浴血奮戰(zhàn),書寫了一頁頁光輝的革命歷史。

(圖為小組成員在參觀在金寨縣戰(zhàn)斗過的將軍名錄)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在烈士廳的參觀中,我們看到金寨縣為革命犧牲的英雄們的名字被銘刻在墻上,被記錄在名冊中,他們的英雄事跡也將會永遠地被我們銘記在心中。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論是紅軍烈士還是普通百姓,他們都是在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奮斗,為了理想信念傾盡全力。如今我們在這里緬懷先烈,不僅是對他們的敬意和紀念,更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和發(fā)揚。

(圖為收藏于博物館內的金寨縣革命烈士英名錄)
參觀學習,感悟紅色文化 隨后,我們進入了金寨人民革命斗爭的陳列展區(qū)。在這里陳列著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軍的軍旗、軍服,還有他們生活的簡陋營房和戰(zhàn)斗的武器裝備,通過這些歷史文物,我們仿佛見識到了當年紅軍主力部隊在金寨縣組建和發(fā)展的壯麗歷程。這里還通過播放電影,還原場景,搭建雕塑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示了金寨人民在革命年代的艱苦生活和頑強斗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艱苦卓絕的勞動場景,了解到了他們在貧困落后的環(huán)境中如何與困境作斗爭、給紅軍戰(zhàn)士提供幫助的故事。

(圖為小組成員在參觀出自當地的歷史文物) 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參觀學習中,我們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長河,融入了那段錚錚血脈的紅色歲月。每一件展品,每一張陳列,都訴說著一個個壯麗的故事,展示著紅軍將士們的英勇斗爭和無畏犧牲,讓我們感受到那強烈的革命文化氣息。
紅色的旗幟在我們心中飄揚,革命的精神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燃燒。我們明白,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負著傳承紅色精神的重任。我們要時刻保持初心,永遠懷抱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努力學習,堅定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圖為全體成員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前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