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革命紅,篆刻轉(zhuǎn)折之城的紅色榮光;一縷青年色,鑄添熱血基因的綿延忠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貴州考察調(diào)研,總書記指出:“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歷史經(jīng)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7月3日伊始,體育學院“體育強國,再建新功”研究生實踐隊在體育學院研究生輔導員蔣璐的帶領下前往貴州遵義開展“研行萬里建新功”總書記足跡大尋訪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上好遵義會議精神思政課,讓紅色基因“醒”起來遵義會議彪炳史冊,長征精神光耀千秋。實踐隊首先前往遵義會議紀念館。跟隨文字流動,沿著歷史路線,實踐隊成員被講解員的生動講解所吸引,紛紛提問了解歷史。遵義會議這一場絢爛的篇章激勵著每一位實踐隊成員心田的紅色血脈。實踐隊成員們爭先恐后做“小小講解員”,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將自己對這段紅色歷史的感受見解講給大家聽。遵義會議的精神正如撥開重霧,讓當代青年看見了陽光,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砥礪膽識,激發(f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而前進。
承載烈士先輩革命信念,讓長征精神“延”下去遵義城下灑熱血,烈士英名萬古流芳。實踐隊緊跟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重循紅色革命紀念地——遵義紅軍烈士陵園。走進陵園,紅軍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紀念碑周圍“強渡烏江”“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四組浮雕,仿佛長征途中紅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場景就在眼前,大家肅然起敬,為烈士肅立鞠躬。歷史的硝煙已散,長征精神永存,新時代青年既要注重學習科學知識,也需加強培育愛國情懷,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深刻感受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
重溫崢嶸歲月學思悟踐,讓愛國情懷“火”出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實踐隊爬上婁山關頂點西風臺,先后行過詩詞碑、長空橋、紀念碑、摩崖石刻和婁山關紅軍戰(zhàn)斗遺址陳列館等地,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長征道路的艱難險阻,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將壯烈故事帶出貴州,講述給更多人聽。寄情于景,愛國熱血油然而生,實踐隊員以熱血昂揚的氣勢,齊誦廣為流傳的《憶秦娥·婁山關》。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和指引著一代代人跨過一個個“婁山關”,不畏險阻,一路向前。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實踐隊來到貴州遵義,用腳步探尋紅色革命之程,目的就是為了尋根溯源,深入思考革命先烈當初從哪里出發(fā)、為什么出發(fā)。重溫我黨我軍光榮歷史,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接受思想洗禮,我們前進的方向更加明確。征途漫漫,新時代長征路上還有許多“雪山”和“婁山關”需要克服,我們共同銘記革命精神,打通新時代這條珍貴的生命線,在新時代長征路上重整旗鼓,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