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馨星隊三下鄉(xiāng)|非遺牽起文化結,認同澆灌團結花
作者:陳舒婷 來源:陳舒婷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不斷鞏固民族團結,華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馨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選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州喀什地區(qū)為實踐地,于7月18日至7月22日開展以“非遺牽起文化結,認同澆灌團結花”為題的“民族團結我踐行”云實踐活動。
5月上旬,各三下鄉(xiāng)隊伍便已開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由于疫情影響,經(jīng)過多重考慮之后馨星隊此次社會實踐依然決定在“云端”進行。來自新疆的隊長馬英柏懷著一顆立志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做貢獻的赤誠之心提議將實踐地選在新疆,該提議得到了隊伍負責人們的一致同意。馬英柏隊長與新疆喀什市深塔中學的深入溝通得到了校方的高度支持,最終將實踐地確定為新疆喀什市疏附縣深塔中學,隊伍最終確定為“非遺牽起文化結,認同澆灌團結花”的實踐主題高度契合國家倡導的“文化潤疆工程”。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要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文化潤疆”工程弘揚中華優(yōu)秀的非遺文化,馨星隊的負責人及隊員們不斷修改完善各個板塊的工作內容和課程設計,以期增進學生文化認同的同時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與哲學專業(yè)特色的實踐課程培育學生新時代青年精神,引導青少年學生們不負時代的殷殷囑托,將中華文化之美弘揚。
在五天的“非遺文化之旅”中,馨星隊隊員們與深塔中學的學子們跨越兩千多公里的距離,跨越兩個多小時的時差,“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他們一起走近非遺、一起在《國家》手語操中感受愛國情懷;他們相互交流新疆與廣東和而不同的文化藝術;他們一起學習剪紙和朗誦、規(guī)劃“魅力喀什之旅”的云旅游作業(yè)。
馨星隊服務板塊還開設特色工作坊,依托線上網(wǎng)絡視頻平臺,采取互動視頻的創(chuàng)意學習模式,帶領學生穿越古今領略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和古爾邦節(jié)。幫助學生與古人對話、與烈士對話、與文化對話的互動過程中深化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文化的認知,把著眼點細化到學生日常生活的社區(qū)場域,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周圍社區(qū)對待文化的不同形式,感受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交相輝映,感悟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紅色文化精神的共通之處。這些全新共創(chuàng)式的文化學習形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化的重視,還引發(fā)了學生傳承文化的激情,點燃學生奮發(fā)向上、砥礪前行的熊熊斗志和對其他地區(qū)文化的認同感。
在成果展中,來自深塔中學高一年級的迪斯吐爾恰同學帶領隊員們認識了塔吉克族的服飾;塔吉古麗同學展示了精致的剪紙;卡迪爾亞同學在云旅游活動課程中精心設計了前往喀什的旅游路線并配上了自己寫的詩歌,還有很多很多優(yōu)秀的同學和優(yōu)秀的作品…這些凝聚了心思和情感的成果不難讓人感受到他們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對馨星隊的歡迎。五天的“非遺之旅”,五天的相遇相識相知相伴。告別之際,不少同學向馨星隊的隊員們發(fā)起游新疆的邀約,表達感謝的語言質樸而又真誠,他們的心如石榴籽一般緊緊靠在一起,他們的距離在此刻無限拉近。
非遺牽起文化結,認同澆灌團結花。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維護民族團結是時代對每一個中國青年人的殷切期盼之一,非遺文化弘揚的意義非凡,需要強大的信念。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血脈所系,就是動力所系。馨星隊隊員在此次實踐活動中以為深塔學子培根鑄魂、啟潤心智,將新時代青年的擔當立于其身,讓中華文化之美、非遺文化之美浸潤深塔中學、浸潤喀什這一方土地。中華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每一員都有著共同的中國夢,有著共同的精神家園,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27 關注: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