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劉家洼的第一天,我看到初生的太陽干勁十足,能量滿滿,可是,第一頓早飯,由于炊具和食材還沒準備齊全,所以,只能吃泡面湊合,來自吃不好飯就不開心星球的我為此還難過了一會會兒,打死都不承認想家的我,當時也情不自禁鼻子酸了一把。
初來乍到,我需要知道哪里才能買到做飯的食材!我估計娃兒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新來的支教老師在第一次見面班會上居然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這兒,哪有賣肉的?豬肉,雞肉,牛肉啥肉都行!”我至今還記得娃兒們一個個驚訝的眼神,隨即他們用方言討論開了,有的還哈哈大笑,我也記得我站在講臺上一臉認真努力聽娃兒們方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想而知我聽的結(jié)果,就像在聽一門外語。后來漸漸熟悉,有的娃告訴我,他們還以為我要在劉家洼開飯店呢!哈哈,娃這腦洞,也太大了吧。
毫不夸張的說,不到一星期時間,劉家洼街上哪家店鋪是買什么的我都摸清了底細。就像我媽說的:“你不管離家多遠我們都不擔心,到哪都得看看好吃的在哪,肯定餓不死!”真是,知女莫過母啊,誰讓我是資深吃貨又無師自通的喜歡做飯呢!
很快就迎來了一個人的世界,周末的校園真的太寂靜了,只聽見鳥鳴和風聲。剛開始我是真的不適應,總有種抓心撓肝的無聊感。就連平日里最難得的睡到自然醒都不知反復了幾個來回,雖然有網(wǎng)絡但各種電影或是綜藝節(jié)目也都看膩,總之,那種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的“寂寞”前所未有。安靜的日子被一陣陣饑餓感打破,太好了,迅速出門買菜,我!有事做了!
于是,一到周末就是我改善伙食、自我陶冶情操的時間了。我的小廚房,帶給我太多的滿足和歡樂。
因為上大學,從東北來到西北已經(jīng)快五年的我總結(jié)出一個規(guī)律:人什么時候最想家?除了遇到困難無助生病這些基本情況外,饞的時候最想家!又饞又餓還懶得做飯的時候尤甚!最想在家時“飯來張口”的日子,最想媽媽做的每一道愛吃的菜的味道,深夜想起,甚至都能聞到飯菜香“激動地”流出淚來。所以,我勇于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做了幾道家鄉(xiāng)的特色菜。吃起來,覺得還湊合,但總歸是差點什么味道,或許這就叫鄉(xiāng)土情結(jié)吧,不不不,太深邃的東西我可不愿再去想。
從我小廚房的窗戶可以看到,每當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的炊煙升起,我都會極力的嗅空氣里飄散的各種飯菜的香,偶爾有一兩個放學回家吃飯的娃跳進視野,畫面很溫馨。再回頭看看我的小廚房,儲備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是那么的豐裕,感覺很滿足。
來劉家洼以前,我很期待這段未知的時光,來到以后,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這是我不可多得的“味”之時光。再香的味道也會飄散,記憶卻會深存腦海。就像我時刻都記得在家的時候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